兒童發展

如何引導孩子『分享』

「這是我車子,你不可以玩!」、「我全部都要!」


您的孩子喜歡分享嗎?

分享對於某些孩子而言可能是一大挑戰,然後分享可是一項重要的社交技能喔!

對於不願意分享的孩子,我們無須強迫他們一定要分享。在孩子對於分享的概念尚模糊前,強迫分享可能會造成反效果,讓孩子對於「分享」這件事產生負面的感受,甚至認為分享是對他的一種處罰。

當孩子在公園不想把玩具借給他人時,建議當下可先尊重孩子的決定,先顧及孩子的感受,後續再和孩子談談分享的意義。
 

    如何引導孩子理解「分享」是「互相」的概念?

 直接示範分享

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,建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直接示範「分享」這個行為,譬如向孩子說:「爸爸買了一個麵包,我們可以一人一半。」、「媽媽過年做了很多蘿蔔糕,我們一起拿去分享給隔壁的鄰居吧!」
 

 肯定分享行為

我們可以和孩子指出生活中或是繪本裡看到的分享行為,並給予正向肯定。例如「你看那個姊姊把娃娃借給旁邊的弟弟玩,她真是個心善的姊姊!」、「魔法師把治病的藥草分送給需要的村民們,村民們都很感謝他」。

而當孩子出現分享行為時,可適時地大聲讚美他。「你和同學分享玩具,真的很喔!」
 

 分享前從交換開始

孩子的因果關係,隨著時間、空間越長,越難產生連結。例如「我今天沒有睡好,導致下個月月考時很累」(時間關係長,因果難連結);或者「我在台灣出現颶風,所以美國也是颳風下雨」(空間關係長,因果難連結)。把時間以及空間的因素縮到最短、最簡化的狀態下,就會變成第一步要練習分享的方式就是「交換」。

告訴孩子分享是友善的行為,我們友善待人,別人也會願意對我們伸出友誼之手,例如:當親戚要來家裡玩時,可以先預告孩子「表哥有車子,你有積木,你可以把你的積木跟表哥分享(交換),兩個人一起玩可以蓋停車場,遊戲會更好玩喔!」,如此一來便可以讓孩子覺得分享是件有趣的事。
 

    分享的形式有哪些?為什麼孩子不想分享

分享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,可以是某樣東西的一小部分,例如:10個人一起分享一塊蛋糕;也可以分享不同的物品,例如:我同時擁有蘋果和葡萄,當我決定吃蘋果時,我可以把葡萄分給別人;又或者一起共享同樣物品,例如:共同坐在一張舒適的沙發上;分享也可以用輪流的方式,例如:大家輪流使用電腦,哥哥用它來畫畫、媽媽用它來查資料。
 

而孩子不願意分享時,通常有下列這幾個原因:

 害怕東西失去

當孩子害怕東西失去時,我們可用同理心的方式和孩子聊聊,告訴他:「這個東西你一定很喜歡吧,你覺得很重要,所以你想好好保護它,對嗎?
「我知道,有時候大人也有東西不太願意和別人分享,這是沒有關係的」可以教導孩子保護東西的方法,再讓孩子自己決定,例如:和同學約定時間、玩的次數,當別人不知道怎麼玩時,可以教他正確的玩法。 
 

 對物質佔有慾過強

有些孩子對物質的占有慾過強,什麼都想獨占,即使物品已很充裕,仍想要全部佔有,對於這樣的孩子,我們可以讓他們練習「延宕滿足」,可從簡單的輪替性遊戲開始,並可用抽籤或猜拳決定優先順序,讓孩子了解不是每件想要的事情都能立即得到,有時候我們需要給它一點時間。當要求孩子分享時,我們可以提供他「二選一」的方式,例如:你想借給他紅色車子還是藍色車子,或是讓孩子將自己喜歡的玩具排序,拿第二或第三喜歡的物品和別人分享,將能提升孩子分享的意願。 
 

 同理心尚未成熟

對於同理心未成熟的孩子,建議父母可以舉些生活例子,例如:「媽媽一個人吃光整包餅乾時,你會不會有點生氣呢?」、「公園裡的小朋友獨佔鞦韆太久,會不會讓人有種討厭的感覺呢?」、「朋友拒絕分享玩具給你時,你會不會有點難過?」、「如果朋友玩遊戲時主動禮讓你優先,你會不會感到很開心呢?」協助孩童換位思考,將有助於覺察他人感受,進而增加正向分享的行為。 

 

儘管分享是件重要的事,我們仍需要了解,有些東西是可以自己保留的,不全然定要和他人分享,例如:自己還沒玩過的玩具、貴重或是只有一個的物品。分享的前提,我們也需要考慮自己的需求,並要量力而為,就像是我們不可能把要吃的午餐全部分享給別人,自己卻餓著肚子。

 

    學習分享,需要考慮孩童的年齡

 害怕東西失去

兩歲以前的孩子「自我概念」尚未成熟,可能不了解什麼是分享。他們的世界不考慮他人,以自我為中心,行為準則為「享樂原則」,若是要求他們分享,他們可能會困惑東西被奪走,而引發激動的情緒。 
 

 學齡前兒童

孩子到三歲時,許多孩子開始了解輪流和分享。然而他們仍在學習了解他人想法及感受,他們可能會認為平均分享是為了「公平」,然而,當孩子了解到分享可能需要放棄某些東西時,他仍然可能不願意將分享付諸實踐。在等待輪到他時,他可能還是會感到不耐煩。 建議可多讓孩童練習輪替性的遊戲,例如:輪流丟球、輪流放積木等。透過觀察和稱讚孩子的等待行為,並簡單描述分享的概念,對於建立學齡前兒童的分享技巧將會有所幫助。  
 

 學齡兒童

大多數孩子到上學時,已能初步了解其他人的感受。這意味著他們更有機會練習分享和輪流玩耍,然而學齡兒童也十分重視公平性,如果他們認為自己得到的跟分給別人的東西不一樣多,他們可能不太想分享玩具或玩遊戲。因此引導孩子討論遊戲規則,並教導孩童協商技巧將會變得格外重要。 

 

學習分享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友善和諧的人際關係,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社交技能,現在開始就帶著孩子一起練習分享吧!當孩子願意分享時,別忘了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及稱讚喔!